京东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夺魁,以年营收9515.92亿元规模超越阿里巴巴、华为,首次登上民营企业500强首先宝座。时隔18个月后,京东工业重启IPO进程,这意味着刘强东又将收获一家上市公司。京东集团()的数次分拆,虽然不如美团-猫眼彻底,但也同样收获颇丰。
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京东工业自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及来自京东五金城所得收入)分别为50.4亿元、66.6亿元、75.2亿元及36.6亿元,占集团同期收入的48.7%、47.1%、43.4%及42.5%。发展初期,京东工业品隶属于京东企业业务,主要服务能源、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客户。截至目前,京东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总发行股本的77.95%左右。
1、京东赴港二次上市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2023年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中排名首先,规模是第二名的两倍;也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然而,标普此次并未上调京东的评级,其认为,评级上调更可能来自于京东通过提升产品多元化和利润率来增强其竞争地位,而非降低债务杠杆。
上述机构人士认为,这次上市的是京东平台,强调自己是一个技术服务提供商,而不仅仅是电商平台,另外,非上市部分还有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京东未来还是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对于中概股二次上市首日的表现,华兴证券宏观及策略研究主管庞溟对记者分析道,个股表现不但和市场对个股的情绪和信心有关,也和市场整体形势有关。作为京东集团2017年就独立出来的业务,京东工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京东的支持。
年6月,达达集团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即时配送首先股,而彼时作为达达集团最大股东和IPO基石投资者,京东集团持股高达47.4%。报告显示,京东工业已在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覆盖,在中国提供最广泛的工业品供应。京东这些已上市的公司中,背后的投资方包括今日资本、红杉中国、高瓴、腾讯、DST、贝莱德、中金资本、淡马锡、黑石等。
京东上市首日股价总体表现平稳,高开之后冲高回落,当天开盘价239港元,收盘价234港元,成交额70亿元,换手率22.4%,振幅4.6%。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体量越做越大,还通过投资、分拆等方式批量打造上市公司,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京东系。年6月,京东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